无法坚持,如何寻找坚持的动力?
今天就聊聊关于「如何坚持阅读」的话题。
我觉得这个问题,不是哪个阅读小技巧能解决的。
因为从根本上来说,我们大多数人能够坚持一件事,前提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坚持的理由,或者叫目标。
只有当你的注意力关注你的目标,并且能看到达到目标之后获得的回报,才有动力持续推动其有进展,进而才能不断坚持下去。
就像高中阶段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:考大学。所以我们能做到早起、勤读、苦练……而后来到了大学,很多人就发现就业很远,考研不急,在放松的环境中忘记给自己一个新的、明确的奋斗目标,然后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,看不到自己学习进展对就业的帮助,逐渐变成一天天混日子。

所以,对于大部分人而言,如果没有感受到做一件事的意义,就很难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为何坚持。人性是好逸恶劳、喜新厌旧的,大多数坚持都是反人性的。
所以,我个人认为针对这个问题,本质上要解决的核心关键,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:
如何为阅读一本书,寻找多元的意义?
庸俗一点地说:
阅读一本书,到底能得到什么好处/回报?
必须强调以下,如果你是一个自律性、主动性很强的人,平时就非常喜欢阅读,那以上问题本身就不存在,更不需要特意去寻找意义。
本文主要聚焦的是,从哪些角度寻找一些「读书的结果」,甚至带一点「功利型」阅读方式,将阅读的价值落到自己身上,对生活、工作、事业产生实际意义甚至利益,促进正循环,养成阅读的习惯。
对于「陶冶情操」、「愉悦精神」、「寻找自我」、「精神对话」也是阅读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,但不在本次讨论范围之内。
我们来看两个案例。
第一个例子来自@萧秋水 老师。
-
读完全书,获得新知,打破了之前的一些错误的观念;
-
写了篇书评发在豆瓣,完成出版社的任务;
-
以长微博形式发布新浪微博上,增加了300多粉丝;
-
微博上因为有人喜欢这篇书评而打赏,获得打赏费;
-
有个航空杂志的编辑找到她,问能不能把《丝绸之路新史》的书评减到1000字发表,千字300元的稿酬;
-
作为写作的案例,在给深圳之窗网培训的时候,顺手拿来讲解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;
-
以《学会一鱼数吃,当然事半功倍》为题,将她看完这本书的做法写了一篇公众号文章,阅读5000+,并收获读者的一笔赞赏费;
-
由于书评文章质量不错,获得了出版社官方的一些分发和推荐;
-
书读完后,举办线下活动的时候,作为现场福利赠送,活跃现场气氛……
如果我们对以上这些过程,进一步再做一番梳理,会发现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,可以有4种类型的「复利」:
有人会觉得,是不是只有干货书、经管书、经典书才能有这样的结果?
再来看第二个例子。来自「老秦的小黑屋」中一位小伙伴,@叶宏泽。
他将小说《斗罗大陆》(点击蓝字可以跳转回顾)做成了一份读书笔记PPT,发布到微博上。
-
获得@唐家三少 的点赞转发,微博阅读量破300万,微博涨粉1000+
-
作品引起斗罗大陆超话主持人的注意,加精推荐并深度链接到唐家三少的助理
-
读书笔记PPT作品文件在公众号提供下载,公众号涨粉5000+
-
读书笔记PPT动态版作品同步发到微博、B站,后经企鹅号邀请并发布,全网累计播放量超20万
-
PPT复盘文在百万大号秋叶PPT等大号推送,阅读量50000+
-
以这份读书笔记PPT为契机,完成了一个《读书笔记四步法》的微课,在微软听听文档上架
-
受秋叶PPT训练营邀请,在学员群做了一次直播分享,揭秘这份读书笔记PPT的设计思路
-
陆续受邀到其他知名PPT社群做专题分享,结识多位PPT达人
-
PPT作品被唐家三少转发后,腾讯主动约合作,收到来自腾讯视频的PPT定制合作
-
作为PPT以及读书的典型案例,被当做案例写进畅销课程、图书中
-
随着作品的传播,陆续收到很多PPT定制设计的单子
我们也可以来梳理一下:
从上面这两个案例,我们看到了一种复利效应:
做事情A,会导致结果B;而结果B,不但会导致结果C,又会反过来加强A,如此不断循环,同样一件事,但是却带来多重的回报,而且是长周期的多重回报,一环套一环越来越好。
综上,在「阅读」这件事上,我们至少可以从4个维度做复利规划:
其实这也是一种做事的思维方式,那就是:
如果我们能提前为一个目标赋予多元的意义,为一件要做的事找到多元化的用途,为一个目标设计多元化的回报,这个回报设计的越多、结果越丰富、利益越细致、坚持越持久,效果也就越好。
如果你没有思路,我补充3个常见的读书做法,所对应的复利。
比如,如何通过做读书笔记PPT,获得多元回报?
比如,如何通过写书评,获得多元回报?
比如,如何通过讲书,获得多元回报?
下一次,当你开始读一本书之前,不妨可以试试,如果先从这4个角度去思考一下,我怎么读,能最大化获得这4种复利?
或许就这样一个小尝试,你阅读的感觉和状态,会开始不一样。
一个人读书的维度,是不断上升的。
虽然可能是因为功利化的意义开启了阅读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意义的沉淀、格局的提升、视野的变化,逐渐会上升到更高境界的阅读追求。这是很多人阅读所经历的过程。
本期虽然聊的是阅读的话题,
但本质其实是「复利思维」的应用之一。
如果我们能养成做事时,
快速地为一件事寻找到多元的意义,
既能够让我们更加坚持,
又能够让我们获得多元的回报,
我们的工作、生活也就能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,
才能有一个持续良好的状态。
我是老秦,
下期ABCD,再见。
另外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如果你对我的阅读方法论感兴趣,可以进一步再看看我跟秋叶老师合著的这本《阅读7堂课》。
